2018年5月19日土曜日

意味を調べる大灣區人

新規更新May 19, 2018 at 01:10PM
【外部リンク】

大灣區人


No1lovesu:补救12个来源,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。 #IABot (v1.6.5)


'''大灣區人''',是一種[[身份認同|身份認同概念]],是指[[粵港澳大灣區]]內居民「未來的新身份」<ref name="洪為民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,該概念的提倡者認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,區內的人們自然會產生「灣區人」概念,認為畢時「人們不再以城市本位去思考,而是用最科學、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去選擇就業、置業和生活的地區」。該概念被[[媒體]]報導後隨之引起社會爭議<ref name="人代《環時》撰文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<ref name="「大灣區人」登場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。

==背景==
[[粵港澳大灣區]]是由 [[香港]]、[[澳門]]、[[广州市|廣州]]、[[深圳市|深圳]]、[[珠海市|珠海]]、[[佛山市|佛山]]、[[中山市|中山]]、[[东莞市|東莞]]、[[肇庆市|肇慶]]、[[惠州市|惠州]]和[[江门市|江門]]組成的[[城市群]],是繼[[美國]][[紐約都會區]]、[[舊金山灣區]]和[[日本]][[首都圈 (日本)|東京都市圈]]之後世界第四大[[灣區]]<ref>[https://ift.tt/2rOhDHV 城市资讯 | 2018年,粤港澳大湾区将全面爆发!] 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<ref name="南方日报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
2015年,中國[[國家發展改革委]],[[中國外交部|外交部]],[[中國商務部|商務部]]聯合發表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》,當中提出了「大灣區」概念,目標是「充分發揮深圳前海、廣州[[南沙區|南沙]]、珠海[[橫琴]]、[[福建]][[平潭]]等開放合作區作用,深化與港澳台合作,打造粵港澳大灣區。」中國總理[[李克強]]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提及要「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」,以「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。」<ref name="端01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
2017年7月1日,[[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]][[習近平]]在[[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港|訪港]]期間見證了[[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]]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了《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》。[[香港行政長官]][[林鄭月娥]]指,香港將按[[十三五规划]]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[[金融]]、[[航運]]和[[貿易]]服務,而大灣區亦將有助[[香港經濟]]多元發展,特別是在[[創新]]科技和[[創意產業]]方面<ref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。

==說法來源==
2018年5月,在大灣區發展規劃細節即將出台前,[[全國政協委員]]、[[香港中華總商會]]會長[[蔡冠深]]接受《[[經濟日報]]》專訪,蔡冠深表示,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地方,市場規模有限,[[香港人]]應想如何融入國家大局,又表示「將來我們不是香港人,是大灣區人,所以不要只想香港的利益,應循一體化的角度去想」,認為要以「大灣區人」的角色去思考,才能發掘更多機遇<ref name="政協蔡冠深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。

蔡冠深提出的「大灣區人」說法隨之引起社會熱論和爭議,《[[蘋果日報]]》有評論文章引述專業界人士指,不少年輕人和大學生對粵港澳大灣區認識不多,他們對大灣區說不上支持,但又不至於反感,如果有發展機會,未嘗不可一試,但自從蔡冠深叫香港人日後要做「大灣區人」,並引起社會熱議,學生們便開始對大灣區和大灣區人的看法變得負面,質疑為甚麼為了發展就要放棄香港人身份<ref name="洪為民"/><ref name="季陶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。

同月,[[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|全國人大代表]]、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[[洪為民]]於《[[環球時報]]》以〈「大灣區人」是機遇,莫再錯失〉為題撰文,指自己與蔡冠深「英雄所見略同」,他認為「未來隨著大灣區的發展,基建的完善,也可以做到和加州灣一樣,公司總部在深圳,孩子在香港上學,自己在佛山上班,而週末到珠海的房子休息」。他認為「灣區人」概念的好處是使人不再以城市本位思考,而是以「最科學最適合」自己的方式選擇就業、置業和生活的地區。他續指,香港在20年前也有機會提出「香港大灣區」的概念,以香港為中心帶動整個[[珠三角]]的發展,「可惜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」。又說香港如果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,一定要放棄過去「香港本位」的傲慢態度<ref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。

另外,《蘋果日報》專欄作家李平說,早在2017年4月29日,同為蘋果日報專欄作家的陳也撰文揶揄:「香港人改口自稱大灣區人,拗口得很,但很快被迫接受了,在大灣區區管下,從出生到讀書、工作、結婚、生仔,一條龍必須在大灣區完成。」李平表示想不到如此諷刺「竟然被親共人士、媒體視為正面概念而笑納」<ref name="李平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。

==爭論==
《蘋果日報》專欄作家盧峯在2018年05月10日發表以〈港人變「大灣區人」的噩夢〉為標題的評論文章,文中說:「紐約居民以身為『紐約客』(New Yorker)為榮就是這個道理。香港是享譽全球的東方之珠,是巨龍口中的明珠,把它混進所謂大灣區內,還把港人說成大灣區人等同拆掉自己的百年品牌,消滅自己的『資本』。」他批評「蔡冠深之流」把香港人說成「大灣區人」這建議背後是為了「矮化香港……把香港說成跟東莞、深圳、廣州一樣的中國城市,削弱甚至埋葬香港的特殊國際位置及性格,令香港失去特殊的位置與優勢,硬生生嵌入中國經濟社會體制中……蔡冠深之流希望香港全面納入大灣區,接受中國模式由政府主導及安排的做法,讓香港不再是自由經濟、自由社會的範例而是中國模式大灣區的一隻棋子。這樣下來,香港這塊『招牌』自然不需要,香港人自然該變身『大灣區人』。」<ref name="蘋論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
前[[香港行政長官]]兼[[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|全國政協副主席]][[梁振英]]隨後在[[臉書]]針對上述說法撰文表示「大灣區的交通愈來愈發達,一小時生活圈正在形成,『大灣區人』作為一個概念有什麼問題?」他說蔡冠深沒有説香港人要放棄「[[一國兩制]]」,「港人治港」,高度自治,更沒有説香港要放寬[[中國內地]]居民進入香港的限制。他反問,「香港人拿一張[[回鄉證]],自己選擇把生活圏擴展到大灣區其他城市有什麼問題?怎樣出賣香港了?」又批評盧峯文章的作用,是把香港人在感情和生活上和大灣區切割,和整個內地切割,在青年人當中散播「[[香港獨立|獨港]]」思想。<ref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他續指有不少持有外國護照的香港人在大灣區出入和生活,有數十萬名香港和[[台灣人|台灣人士]]在中國長期定居,近年香港註冊的婚姻中,亦有三至四成是香港和內地居民通婚。梁振英稱,「今天,如果沒有內地市場,會有數以千計的香港專業人士失業」,呼籲「要防止被誤導、被人在香港的青年人心中砌高墻、被人為香港人劃地為牢、被人把香港邊緣化」。<ref name="羅家晴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
《蘋果日報》分別在5月11日和16日登出馮睎乾和李平兩名專欄作家的評論文章,馮睎乾說:「梁振英不是說『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分』嗎?既然是一部分,又何來『切割』和『獨港』呢?如果梁先生這批評成立,我們也可以按照同一邏輯批評他:強調「大灣區人」身分的作用,是令大灣區人在感情和生活上跟區外整個內地切割,在青年人當中散播「獨灣」的思想。」,他續說,「梁振英擔心香港人忘記『港獨』,以往總把『港獨』掛在嘴邊,最近再獻新猷,提出『獨港』一說,可謂用心良苦。但相形之下,『獨灣』和『灣獨』範圍更大,影響更深,顯然是更嚴峻的問題,我們是不是更須提防呢?當然,我深信梁先生並非想成為『獨灣之父』,但人言可畏,自稱「大灣區人」,有數典忘宗之嫌,說到底也是不對的。」<ref name="馮睎乾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
李平說,在2017年12月11日,[[香港中聯辦]]副主任[[陳冬]]向全國青聯港區委員宣講中共[[十九大]]時,建議青年領袖發起「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行動」,當時就有多個親共團體負責人表示,以自稱大灣區人為傲、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大灣區人。他批評自稱為「大灣區人」的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[[梁海明]]和蔡冠深不是「傳統意義上的香港人」:「香港只是他們(梁海明和蔡冠深)賺錢的地方,他們的根不在香港,現在或將來不是香港人而是大灣區人,有何奇怪?」他批評梁振英「大灣區人作為一個概念有甚麼問題」的說法:「梁振英是黨的人,當然不會理解、不會理會香港人為甚麼看重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、為甚麼看重粵語是母語。他把香港人對大灣區人概念的反感稱為散播『獨港』的思想,更是摸準了中共把獨台視同台獨嚴打的脈搏,拋出『獨港』概念,又可以打擊一批異見組織、異見人士,可以再向中共邀功請賞。」<ref name="李平"/>

《[[眾新聞]]》有評論文章說:「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制度十分不同……一位中國民營企業家平日的時間多數花在與各級官員吃喝玩樂,以求與官員建立良好的關係。這種現象的出現,無非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法制並不健全,官員擁有過大的權力。民營企業家如果與官員關係不夠好,很可能會被官員通過制度差別對待,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失利,因此民營企業家必需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官員打好關係以利營商。」文章又以昔日的「[[西部大開發]]」與「大灣區」比較,認為都是欺騙香港人的騙局:「香港人到大灣區發展,根本上是無可能獲得任何長遠利益!大灣區絕不適合港人發展,香港人請不要再次上當!」<ref name="大灣區絕非天堂">Liquid error: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(1 for 2)</ref>

==參考來源==


[[Category:身份认同政治事件]]

https://ift.tt/2rTKzOK

注目の投稿

Wikipedia-FAN

 Wikipedia-FAN 【外部リンク】 https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3%83%95%E3%82%A1%E3%83%B3_(%E6%9B%96%E6%98%A7%E3%81%95%E5%9B%9E%E9%81%BF) ファン (曖昧さ回避)...

人気の投稿